在BMS(电池管理系统)中,MDD辰达半导体 MOSFET 的导通电阻不仅决定能量损耗,更是系统热设计和长期可靠性的关键参数。MDD FAE在分析现场失效案例时发现,MOS热失控、保护误触发、SOC偏差往往都与R<sub>DS(on)</sub> 有直接关联。

一、导通电阻对热分布的影响
R<sub>DS(on)</sub> 是影响MOS发热的核心因素之一。
其功率损耗 P = I² × R<sub>DS(on)</sub>,热量随电流平方增加。
在高倍率电池放电场景中,如动力电池包或储能模块,放电电流往往超过100A。若每颗MOS的导通电阻差异仅为1mΩ,温升差可能高达10℃以上,导致某一颗MOS提前进入热饱和状态。
FAE现场经验:
多颗MOS并联的BMS中,因R<sub>DS(on)</sub> 不均导致“电流偏流”;
热分布不均使部分MOS长期处于高温,触发热击穿或焊盘脱层。

二、热反馈效应与可靠性隐患
MOS的导通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:温度越高,R<sub>DS(on)</sub> 越大。
这意味着当某一颗MOS发热较多时,其阻值上升、电流反而减小,看似能自动均流。但在动态工况下,若PCB散热不均或某颗器件封装导热差,热反馈无法及时平衡,仍会导致热失衡。
FAE建议:
优化铜箔厚度与热流路径,MOS间保持等热环境;
并联使用时建议R<sub>DS(on)</sub> ≤ 2mΩ 并控制差异 <10%。

三、温升对系统性能的二次影响
温度上升不仅导致MOS导通电阻增大,还可能影响BMS的电流采样与保护阈值。
例如,过流检测通常基于MOS两端电压差,如果R<sub>DS(on)</sub> 因温升增加,会误触发过流保护,使系统误判为故障关断。
此外,导通电阻上升还会降低系统能量利用率,表现为充电效率下降、放电容量减小。
FAE建议:
对高功率BMS,应在系统校准时引入“温度-电阻”补偿模型;
在PCB布局中为MOS增加温度检测点,以动态调节保护阈值。

四、MOS封装与散热策略
在BMS设计中,MOSFET多采用 TO-220、TO-247 或 DFN8×8 等封装。散热效果差异极大。
FAE推荐做法:
高频高电流应用优先采用 低R<sub>DS(on)</sub>、金属底散热封装(如LFPAK或D²PAK);
对于大功率场合,可采用铜基板或铝基板转热;
热界面材料(导热硅脂/导热垫)应保证长期稳定,不可过厚或老化。

五、MDD FAE总结
MOS导通电阻对BMS性能的影响是多维度的:
电效率维度:R<sub>DS(on)</sub> 决定能耗与热损;
测量精度维度:压降影响采样误差;
热可靠性维度:温升影响寿命与保护动作。
FAE最终建议:
选型时同时关注 R<sub>DS(on)</sub>、Q<sub>g</sub>、T<sub>j(max)</sub> 三项指标;
在系统测试中验证电流分配与温度分布均衡性;
对量产BMS,建议引入动态电阻监测机制,实现自适应补偿。